这4个位置才是“春捂”真正需要的

小亚
2023-02-21

老话说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,但“捂”的位置很有讲究,绝不是“不减衣服”这么简单。春季捂对4个位置,不但养生效果事半功倍,“一年无病”的效果分分钟达到哦!

耽误.jpg

春季气候多变,冷热不定,是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,通过简单的方法就能达到保养的效果!

春捂7天15度 严防“春病”

7天

如果气温回升了,也得再捂7天左右,减得过快有可能减出病来。总的来说,春捂要捂到清明时节方可告止。

15度

把握好气温,15℃是春捂的临界温度。研究表明,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,15℃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。也就是说,当气温持续在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时,就可以不捂了。

这4个部位 是“春捂”真正需要的

1.手腕:守全身血脉

擦.jpg

心主管全身的血脉,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。为什么要保护手腕呢?因为心的原穴是神门穴,原穴是主管各脏腑的元气和生命的原动力所发出的穴位,能够强化脏腑。

因此,首先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心脏和身体气血的正常运行,这样就可以降低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脑血栓、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。

2. 腰眼:肾好一切都会好

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。人体阳气的根在肾,而腰为肾之府,肾阳虚时会腰部酸软怕冷,经常尿频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,因此阳虚体质人群更应该注重腰眼的保护。

3. 小腿:聚阳气 一年少疼痛

很多老人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,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眼睛痛,这种表现属于肝阳虚,也是阳虚体质的一种表现,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。

2娿.jpg

4. 肚脐:启动胎息能延寿

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,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,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、爱腹泻的人,在调理阳虚体质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。

春捂秋冻”,四个字凝聚着中国5000多年的中医智慧。春天捂一捂,身体整体抵抗力都会好很多,一整年身体都顺顺的!

更多养生小知识您可微信关注“亚宝九和健康管理”公众号进行获取!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