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名家雷敩(xiào)——中药炮制鼻祖!

小亚
2024-04-09

微信_科普文章_通用内容_202012_01标志.jpg

01.jpg

aHR0cDovL3d3dy5jbnl4eXguY29tL3FmeS1jb250ZW50L3VwbG9hZHMvMjAyMi8wNi8yM2RiYzY0Y2IxNjhlYzY0ZDI0ZWM3.png

朝代

雷敩,南朝·宋时著名药物学家,生平里居未详。

名医介绍

其名最早见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雷氏对药物炮制多有研究,撰《雷公炮炙论》(一作《炮炙方》)三卷,约撰于公元五世纪,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。原书已佚,其中大量内容被收入《证类本草》,今有多种辑佚本刊世。

人物贡献

雷敩在中药炮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系统总结了当时的中药炮制经验,并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炮制方法和技术。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炮制理论

雷敩总结了当时的药物炮制经验,提出了炮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,包括药材的选择、加工、炮制工艺等方面的要点。他的炮制理论为后世的中药炮制奠定了基础。

2.炮制技术

02.jpg

雷敩创立了一套炮制技术,包括药材的炮制器具、炮制的温度、时间等方面的控制方法。他的技术在当时被广泛应用,并且对后世的中药炮制工艺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3.药物炮制的规范化

雷敩提出了药物炮制的规范化要求,包括对药材的质量、加工过程的严格控制,以及炮制后药物的质量评估等方面。他的规范化思想促进了中药炮制的标准化和质量的提高。

雷敩被尊称为中药炮制的鼻祖,雷敩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创立了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,也在于他的实践经验被后人广泛采用和发扬光大。

人物评价

03.jpg

《雷公炮炙论》三卷书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,原载药物300种,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种区别要点,别其真伪优劣,是中药鉴定学之重要文献。

后世影响

《雷公炮炙论》成书于南北朝时期,全面总结了南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和经验,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第一次大总结,是一部制药专著。他的炮制方法为中药的炮制工艺奠定了基础,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。对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至今,雷敩的炮制方法仍然是中医药炮制的基本参考,为中药的疗效提升和药物安全性的保证提供了重要的指导。

更多有关中医药古物器具医药典籍历代名医等内容,您可点击【中医药文化藏品阁】进行获取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