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理论认为,春天在五行中属木,肝也属木,所以春气通肝。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,都易损伤肝脏,也易引起血压增高。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合理膳食 养肝护肝
中医认为,春天是肝旺之时,不能过于补肝,过补会导致肝火过旺,或肝气郁结。高血压患者多为阴虚内热证,与阴虚体质有关,加之春季人易上火,出现舌苔发黄、口苦咽干等症,因此饮食宜清淡,忌食油腻、生冷、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痰动风、助火助邪之品,如狗肉、羊肉等。
同时还要注意少盐多水,食盐的日摄入量最好在5克以下。每天至少补充1500毫升水,以防缺水导致血液黏稠,引发血压升高。
体质调理 防病保健
高血压的患者,还可以通过体质调理进行辅助治疗。体质调理可以增强脏腑功能,调和阴阳,增强免疫力,对防病、治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体质调理,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,根据病人体质、症状选用,否则可能适得其反。
充足睡眠 调畅情志
情志不稳可导致脏腑气血失调,人体阴阳失衡,这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中医理论认为“怒伤肝、思伤脾”,有一些人由于精神压力过大,情绪浮躁恼怒或忧思过虑,伤及肝脾等脏腑,诱发气郁体质,出现头痛眩晕等症,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。所以,春季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是疏肝理气、调畅情志。
调畅情志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。中医认为,肝主藏血,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。根据十二经络运行时间,凌晨1~3点血液流经于肝,此时肝经当令,应让身体得到完全休息,否则肝的修复功能会受到影响。
适当锻炼 疏肝解郁
春季是运动的最佳时节,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,筋骨得到舒展,有助于升发阳气。高血压患者,在春天这个疾病多发的季节坚持户外锻炼,可增强人体免疫力,改善机体代谢、血液循环,疏肝解郁、消除疲劳、调节心理。
外出晒太阳可以增加吸收维生素D,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,可防骨质疏松;吸入新鲜空气,可改善心脑的氧气供应,增强大脑对心脏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的调节,防止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生;适量运动还有利于控制体重,对稳定血压有帮助。
适当春捂 预防疾病
因有“倒春寒”的存在,才有春捂之说。高血压患者更应春捂,以利于血压的调控。如果捂得不及时,除了会引发感冒,冷空气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收缩,引起血压升高。但捂也要适度、适时,切忌千篇一律。
对调节能力较差的老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,衣着不宜单一求厚,而应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。特别要戴好帽护好脑,穿好背心护好背,鞋袜宽松护好脚,即“抓好两头,带好中间”。
一般来讲,气温15℃是春捂的临界温度,超过15℃就要减衣,再捂就容易诱发内火。
更多养生小知识可微信关注“亚宝九和健康管理”公众号进行获取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