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想孩子吃得好、长得壮,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特性和体质特征,做到科学喂养。
孩子身体结实 调理脾胃是重中之重
中医认为,小儿属于“稚阴稚阳”之体,也就是说孩子的脏腑功能尚不健全,身体里的津液精血还不充盈。所以,若想把孩子的身体底子打结实,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是很重要的事情。而调理脾胃要从日常饮食抓起。
每顿大鱼大肉 其实是害了孩子
不少家长怕孩子缺营养,就每顿大鱼大肉,变着花样给孩子做,结果孩子吃多了肥甘厚味,肠胃不能消化,长期积食会引起消化不良,反而吃得更少,孩子越发消瘦,每次体检都是营养不良。
而且,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在肠胃里堆积,时间一长就会变成痰热,让原本是“纯阳之体”的小儿更容易上火。
清淡饮食 更有利于孩子脾胃
俗话说“鱼生火,肉生痰,萝卜白菜保平安。”孩子脾胃虚弱,适合吃些清淡、容易消化的食物。肉类和鱼类中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但不能多吃,尤其是油炸食品,要尽可能不吃。
像牛羊肉这类纤维密度高、不易消化的食物,烹饪时要用刀背反复敲打肉块,以打散筋骨,这样吃起来既入味,又方便孩子咀嚼、消化。
孩子的很多病 都与积食有关
临床上,孩子的许多病看似种类各异,但多与积食有关,比如咳嗽、发热、反复感冒、咽炎、肺炎、头痛、便秘、腹泻等,都有可能是积食引起的。
孩子积食的常见症状有哪些
孩子积食的症状有很多,家长可以仔细观察、认真判断。
①口腔有异味;②大便比较臭;③大便次数增多,每次黏腻不爽;④舌苔变厚;⑤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;⑥脸容易出现发红的情况;⑦食欲紊乱;⑧夜间睡觉不踏实;⑨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;⑩饭后肚子胀痛、腹泻。
这些情况不一定同时出现,但每一条都可能对你识别孩子的积食带来帮助。更多关于体质养生内容您可关注“亚宝九和健康管理”微信公众号进行获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