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,暑气尚未完全消尽,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,寒露的到来则预示着气候由热转寒,万物随寒气增长,逐渐萧索,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。
那么寒露时节的到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或者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?
气温降得快 注意防感冒
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、秋雨过后,温度下降8℃~10℃已较常见。另外,寒露时,中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。
此时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,病毒的致病力增强。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,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,积极预防感冒。
健脾益胃
随着气温的降低,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要进补了,但是这时脾胃功能尚未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,盲目进食肥甘厚味等滋腻补品,易使脾胃运化失常,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。
因此,秋季在饮食调补时,要甘淡滋润,以防过食肥甘,生火、生痰、生燥,更伤阴。
呼吸道相关疾病多发
寒露过后,昼暖夜凉,感冒、咳嗽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又开始逐渐多发,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尤其不能忽视对肺部的保健。气虚体质以及特禀体质的患者也更要注意体质的调理。
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
在饮食方面,可以多吃一些酸性和热饮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、香燥和生冷食物。
由于天气干燥易出现口渴、咽干、唇燥、皮肤干涩等秋燥病,可以吃一些白色具有润肺、益胃、生津作用的食物。
早睡早起
寒露过后昼短夜长,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、沉降。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,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。因此,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。
穴位按摩保健
我们除了要养成合理饮食、规律起居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外,还要每天抽出10~20分钟,练练几个简单的保健手法。
按摩咽部端坐或站立,仰头,颈部伸直,双手搓热,用虎口沿咽喉部向下按摩,直到胸部,双手交替30次为一遍,可连续做2~3遍。这种方法有利咽、止咳、化痰的作用。
寒露时节气候渐冷,日照减少,风起叶落,我们一定要顺应时节养生。更多养生小知识,可以关注“亚宝九和健康管理”微信公众号进行获取的哦!